今年10月17日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制定實施40周年,40年後的今天,許多學者開始思考香港聯匯制度的前途和對未來經濟的影響。早在2012年6月12日,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先生就以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傑出研究員的身份,公開發表一篇題為《香港貨幣體制的未來》的研究文章,提出「應檢討香港聯繫匯率制度」,並從「與一籃子貨幣掛鉤、拓寬聯匯波幅和放棄默認匯率目標」等三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當時任志剛先生的建言也引起社會極大反響,港府官員紛紛強調「香港聯繫匯率是香港經濟穩定的基石,聯匯制度絕對不會改變」。如今香港聯匯制度已實施40年,金管局總裁餘偉文先生再次表示,捍衛聯匯制度不動搖,認為聯匯制度最適合香港。事實上,目前美元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與資產定價基礎,美元在SDR(特別提款權)一籃子國際貨幣框架內權重仍高達58.81%,而中國人民幣僅占12.28%。因此,港元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制度有助鞏固香港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確保香港金融體系與資本市場的穩定運行。自去年3月美國進入新一輪加息週期以來,已連續加息12次,至7月26日聯邦基金利率突破歷史新高5.25—5.5厘,國際資本持續回流美國金融體系,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壓力持續上升,今年6月至今已多次觸及1美元:7.3人民幣的安全邊際壓力線。而在聯繫匯率制度保障下,港元亦隨美元走強,金管局通過聯繫匯率的強弱兌換保障機制進行公開市場操作,避免了國際資本流出,穩定了香港金融市場。事實證明,自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實施40年來,多次避免了香港金融市場隨拉美石油危機、87股災、97亞洲金融風暴、2008美國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蔓延等激烈動盪的衝擊,並助力香港有效應對了各種金融、經濟問題的嚴峻挑戰,為香港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穩定的金融環境和資本供應,凸顯了聯繫匯率制度的穩健與可靠。然而40年也是一種貨幣政策運行的效用邊際期。因此40年後的今天,有一些學者提出聯繫匯率制度的改革思考無可非議,也不應成為香港金融改革研討的禁區,而應成為積極探索未來香港經濟與金融創興發展的歷史機遇。有關方面需未雨綢繆,積極開展與時俱進的聯繫匯率制度改革研究探索,以更好地助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因此,有關機構應同中國央行共同面對和積極探索研究 「聯繫匯率」的未來改革方向。畢竟「聯繫匯率」制度從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到香港回歸以來,已非香港本身的金融貨幣制度的單一選項,而是與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金融紐帶和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也是關乎中國未來產業、經濟、金融轉型升級和應對人民幣國際化挑戰,以及防範未來全球貨幣戰爭的全局性戰略問題,值得各方高度關注和認真思考。自2008年華爾街引爆全球金融海嘯後,已埋下世界貨幣戰爭的伏筆。15年後的今天,世界貨幣戰爭已從美歐之戰,演化為美中之戰、美俄之戰。俄烏戰爭交織著美俄與歐俄金融較量。俄羅斯雖扛住了美國的金融閃擊、經濟封鎖制裁打擊,卻未能躲過歐盟的金融圍堵獵殺,俄在歐洲金融資產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美俄金融戰爭已給中國敲響了警鐘,隨著中國提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及全球去美元化浪潮的逐漸形成,未來中美金融之戰已不可避免,並將增加國際貨幣戰爭的廣度、深度和烈度。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繼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後,時隔6年再次召開,也是今年成立中央金融委員會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以後,首次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要建設「金融強國」的思想。習總書記強調:「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近年來,中國金融系統精准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我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餘額已從2014年的81.43萬億元,攀升至2023年9月的230多萬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從結構分佈看,資金流向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今年前三季度為例,人民幣貸款新增19.75萬億元,同比多增1.58萬億元。金融機構持續增加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型企業等重點領域金融供給,著力增強新增長動能。其中,高技術製造業貸款同比增長22.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同比增長22.8%。凸顯了金融支持產業重心的調整方向。習總書記特別強調,要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要積極穩妥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合理安排開放順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於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有利於增強金融有序競爭、有利於防範金融風險的機制。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金融創新,搞好相關制度設計。近年來,我國持續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雙向開放取得新進展。人民幣國際化穩中有進,呈現出一系列新進展、新變化。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規模39萬億元,人民幣成為我國第一大跨境收付幣種。今年9月份,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占比為5.8%,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國際清算銀行2022年調查顯示,近3年來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目前香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人民幣存量超過1萬億,經香港處理的全球離岸人民幣支付結算額超過70%。隨著香港加快進入東盟(10+5)RCEP經濟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未來香港人民幣離岸結算中心的規模和結算支付總額還將大幅提升,更將有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進程。
12月5日,穆迪評級公司發佈報告,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不變,但將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令人遺憾。筆者認為這屬於配合美國近期對中國展開新一輪金融和經濟打壓的政治化操弄。其無視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回升向好的態勢,及中國製造業復蘇的現實。中國目前仍是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公佈:調增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目標為5.4%,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30%。因此,穆迪的評級對中國未來經濟與金融的健康發展,不會構成威脅和影響。
因此,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已不僅僅是人民幣在一籃子國際貨幣特別提款權(SDR)占比權重的上升、爭奪和參與美元所主導的「傳統國際金融結算體系」的深度與廣度的定義。而是將發生新一輪全球貨幣戰略價值的重構或洗牌。這就是未來加快構建中國人民幣所主導的一套新的國際金融結算體系與資產定價權,同美元所主導的舊國際金融結算體系與資產定價權的新世紀巔峰對決。俄烏戰爭繼續膠著,以巴衝突烽煙再起,將拖累美國經濟加快進入衰退的拐點。全球正加速去美元化,這就是當前或未來一段時期此消彼漲的中美金融戰略態勢。中國要抗衡美國的全面圍堵打壓,就必須儘快建立起,獨立於美元國際結算體系的,以人民幣為核心的世界新經濟國際貨幣結算體系,這才是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及核心價值所在。因此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發展與改革也應做出具有戰略遠見的前瞻思考與深入探索。
作者:健元,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財稅專業本科、西南師大區域經濟管理學研究生、澳洲南澳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英国伦敦金融学院学习国际金融与西方会计。現任香港華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多間主流媒體專欄作者。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首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